2020年5月22日
《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
![]() |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1480?loc=M_br_60nq68yhb_D_2aabdc_B_2&fbclid=IwAR3np2myxqiL-wyfkuobmxe9qI31DwHzxivUH07euIMDNDIhn4ro7vbn8Kc |
這本書的內容和我預想的不同
他的心思像小孩一樣純淨
一篇篇的文章都是一個故事
故事是最容易走入內心的文字工具
讓人一層層蛻去自我裡面所恐懼執著的繭
要是早些年看這本書
我一定不會看,當時可能有偏見
所有的訊息都要在對的時間看才有用
剛看非常神奇
靜坐時會出現強烈的金黃色光芒
我知道那是尤加南達的能量
連我姊都感覺得到
然後她也去看這本書
後來只要我在心中唸他的名字
就會出現光芒身體會一陣暖流通過
他的愛喚起每個接觸他文字的人心中對造物的愛
更本能地傾聽內心
跟著直覺前進
2020年5月18日
《巴夏:五個法則》
《巴夏:五個法則》《巴夏:一切都只是你的觀點》《巴夏:你給出什麼,你就收穫什麼》《巴夏:若世界是幻相,那幻相是什麼》
無需對你不喜好的東西做出反應,因為你們要記住:即使生活中出現了某些你不喜歡的東西,它會出現在那裡,肯定有原因的,你可以正向地利用它,使之成為你的興奮的一部分,因為它給了你一個對比的機會,讓你更清楚地發現你的真正喜好,而這就是積極正面使用它的方式,而不是帶著抑鬱的心情,對應到你不喜好的事物的振頻,沒有什麼東西能夠影響到你,除非你同意自己能夠被影響。任何東西,只要你“信以為真”,你就會改變自己的能量,從而與之匹配,所以要覺察到你的定義,並且創造出適用你的新定義,而不是確信那些對你不適用的定義,是你無法改變的“真相”,在你的造物中,真正的事實,就五個,我們稱之為“五個法則”。
第一:你(永遠)存在。
第二:一切都存在於此時此地。
第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第四:你給出什麼,你就收穫什麼。
第五:一切都在改變。
第二:一切都存在於此時此地。
第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第四:你給出什麼,你就收穫什麼。
第五:一切都在改變。
除了這五個事實以外,其他的一切都不是事實,它們是視角,它們是觀點,它們是信念,並且它們中的每一個,你都可以改變。
~節選自2017年4月8日《鏡子 鏡子》
《巴夏:一切都只是你的觀點》
為什麼你會認為“這個信念是真實的”,因為事實上,它不是真實的,這是你可以採取的第一步,來掃清道路,幫助你更容易的認定出你的興奮,就是釋放讓你覺得“做起來很難”的信念系統,因為,沒有一種境況“與生俱來”就是“困難的”,沒這回事,只有你的信念,才會讓事情變得“看似困難”,千萬不要認為:從你嘴裡說出來的話,都是事實,那隻是你的“觀點”。
《巴夏:你給出什麼,你就收穫什麼》
宇宙法則:你給出什麼,你就收穫什麼?實相(物質世界)是一面鏡子。真的,只是一面鏡子!你散發出什麼樣的“振動”,你就收穫與之對應的“體驗”,你們所謂的“吸引力法則”,認為“你的振動,創造了你的實相”,這種理解,從很多方面上講,是對的,但對於這種觀點,我們想做些補充,因為你們中很多人的理解都有所缺失,或者說不夠準確,雖然說“你的振頻,決定了你的體驗”,這種說法沒錯,但很多人認為,或者說,後天的教育讓他們以為:你需要“做”什麼事,才能創造出那樣的振頻,從而吸引你所喜好的事物,但實際上,你是不需要的,你的核心頻率,你的核心的、真實的、標誌性振動,已經在吸引所有這些代表著這個“核心振動”的事物,這些事物,代表著你真實的、鍾愛的、核心的、有創造性的、天然的振動,如果它們沒有顯化,沒有來到你所在之處, 那麼,並不是因為你沒有吸引它們,而是因為你把它們擋在外面,這才是它們的不同之處(對吸引力法則的理解的區別)。
因為,代表這個核心振頻的所有的事物,它們都在盡其所能地來到你,如果它們來不了,那是因為你認為自己不值得擁有這些事物,你用這樣的定義、信念、想法阻止它們到來,任何與你的振頻不相兼容/協調的事物,它們也在盡其所能地遠離你,但如果它們沒有離去,還在你周圍晃蕩,並且,它們不是你所喜好的,那麼,不是因為它們不能代表你的振頻,而是因為你緊抓著它們不放,所以,某種程度上講,“吸引力法則”這種說法,是準確的,但更多確切地說,是你釋放那些對你無益、無用事物,允許那些對你有益、有用的事物進來,而這才是吸引力法則的真正的運作方式,現在,我們說說你們地球人覺得非常、非常、非常難的東西,就是:它一點都不難!對很多人來說,最最難理解的,就是“大道至簡”(簡單),你們很多人認為它(宇宙運作法則)是非常複雜的,或者說,你需要艱苦奮鬥才能把它們吸引過來,這樣的認知,距離真理還有十萬八千里!
你們已經自動地值得擁有這一切,否則,你就不可能存在!所以,你們在地球實相中所經歷的這個旅程,這個過程,完全就是讓你放下那些不屬於你,卻被你佔為己有的信念,它們可能是你在一路上“撿到”的屬於其他人的信念,比如說:你的父母、朋友、社會……,它們根本與你的真實的、核心振動不相匹配,如果你行走在人生旅途中,背負著他人的信念,那你就是一個信念的“小偷”,別偷他人的信念,它們不屬於你,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己身負他人的信念,那就丟掉它們,讓它們走,別四處帶著它們,它們會把你拖得精疲力竭、疲憊不堪,因為它們與你的核心振頻不相兼容/協調,任何與你核心振頻相兼容的東西(信念),會讓你感覺精力充沛,富有創造力、愛等等所有這些東西,任何不屬於你的東西,會讓你感覺緊繃、掙扎、費力、試煉、磨難、痛苦,記住,痛苦,身體的痛苦,情緒的痛苦,心靈的痛苦,痛苦,是你抗拒天然本我的結果,這就是痛苦的本質,停止阻饒你自己吧!
那你將會恢復,一切都將運作起來,因為你不需要“使”生命運作,你只需要“讓”生命運作,生命已經在運作,它自動地運作,它流暢地運作,它絕對完美地運作,只是,當你佔有著不協調的信念,和你的真實的核心振頻相衝突、相矛盾信念時,那你就看不見,你就體驗不到:生命,祂在自動運作!
《巴夏:若世界是幻相,那幻相是什麼》
我們已經多次提到,現實世界(實相),像是一面鏡子,是你內心的反射(投射),在某種意義上講,外面什麼也沒有,外面,並沒有什麼“實相”,都是“幻相”。世界的作用,就像一面鏡子,這樣,你就有了一個反饋機制,“鏡子”所反射的影像,讓你明白,你在現實世界中的一切體驗,都是你的投射,都是你的信念系統、情緒、思維模式、行為方式的投射,都源於你內在所安排的、所創建的振頻,所以,外在世界,或者外在表象,都可作為一個指示牌,作為一個標記,作為一個路標,向你表明:你選擇相信什麼是真實的,任何你所相信的,你就是在輻射相應的振頻,而你輻射出的這些振頻。
在現實世界中,會以一系列象徵性的事物反射回來(顯化),如我們之前說的,現實世界(實相),就像是一面鏡子,你也知道,當你看著鏡子中的影像,如果你皺著眉頭,你是不會走上前,試圖改變鏡中的自己的面部表情,你知道,這麼做沒用,鏡子裡面什麼都沒有,那個你,也不是真的你,那隻是虛像,是鏡面反形成的影像,你也知道,如果你不再皺眉頭,而是露出笑臉,那麼這個影像將毫無選擇,必定回敬你一個笑臉,但你必須先笑,你不能等這個影像先笑,不能等這個影像先開心起來,如果你下定決心要喜樂,那麼影像也會顯示出喜樂,我們已經說了好多好多年:現實世界(實相)只是一個投射/反射。
Q:“到底是什麼東西,反射出這個世界呢?因為如果外面真的是“虛空的虛空”,那反射給我們的這一切一切體驗,到底是什麼呢?
巴夏:反射給你的一切,都是你的高我,你的高我,處於高頻振動狀態,可以製造出泡泡狀的能量場效果,看起來像是把你這肉身包裹住、環繞住,你似乎在泡泡中心,高我的特殊的振頻,能夠製造出這麼一個,類似鏡子的效果,“高我之鏡”向你反射的,就是你這具肉身的振頻,這樣你才能在現實世界(實相)體驗人生,高我的特定的振動,也就是高我的標識性振頻,所形成的反射效果,就是:這一切看似都在你之外,但事實上,這一切都發生在你意識之內,你的高我,通過選擇、使用這樣特定的振頻,通過特殊的設計,從而在你的意識中,製造出這樣的幻相,所有一切都是高我以全息的方式,投射在你周圍(世界以我為中心),這就是為什麼,世界是幻相。
【Elena talk】偉大的老師
有一位從小就崇拜遠古某位上師的年輕人,他用一生精讀了這位上師所留下的著作好幾百次;並且為了更深刻的理解這些經典,他也不斷的在生活上實踐與自我驗證。
有一天,他終於明白,自己所學的知識可以用來教授給其他的學生;但是他卻非常煩惱,實際上並沒有學生、門徒來向他祈求知識,渴望他的教導。
這位年輕人鬱鬱不樂,一直持續到鬢髮如霜....
一天,他用最虔誠的心,向這位遠古的上師進行祈求,說:
「我摯愛的上師啊,我已經用了一生的時間來學習你的知識,現在我已經學會很多、領悟很多;而當我想要把這份知識傳播出去時時,卻沒有學生來找我......
我不知道問題出在哪.....但是如果我沒有學生的話,我要怎麼去進行教導呢?」
這位祈求的人很快進入冥想狀態,他感覺自己的身體變得飄忽、輕盈時,彷彿立刻有一股風吹向他。
他專注的處在那個愉悅的狀態裡,一瞬間,他發現自己置身在一處非常美麗的地方。
當他來到這個空間時,彷彿就可以感受到空氣的清涼與愉悅的氛圍。
那裡有美麗的七彩光線,把樹葉、小草的輪廓照耀成斑斕的炫光;身邊的光線好像都聚焦在他身上一般,他感覺自己也正在發光。
接著,一位年邁的智者出現在他的面前,這白衣裝束的形象,讓這個人很快認出,這就是他一生中最喜愛的那位遠古上師。
他馬上問:
「您是那位我最熟悉的上師嗎?」
那人說:
「是的,我就是你所熟知的那個人。」
他又問:
「我親愛的上師,那您在這裡做什麼呢?這裡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我在教導。」
教導?這位詢問的人不禁困惑的看著他的上師。
這時上師指出一個方向,當那人轉頭望去時,上師所指出的方向裡有一群鹿。
這些鹿有的忙碌的尋找、有的在挖土、有的望著樹幹不動......牠們有各自的動作與不同的行為。
那人問:
「您是說,您要教導這群鹿嗎?」
上師說:
「是啊......不過,如果你想要,你也可以教導牠們。」
那人困惑的說:
「可是我要怎麼教導這些鹿呢......我並不知道怎麼教牠們,也不知道怎麼開始。」
「那你何不自己去詢問呢?」
那人有點困惑、有一點猶豫......因為他並不擅長和動物相處。
但他還是按著上師的建議,試著向一隻正在忙碌尋找的鹿,詢問了:
「請問你在找什麼呢?」
這頭鹿,立刻回頭看著詢問的人,開口說:
「我在找寧靜與平和的感覺。」
鹿的回答確實讓這個人嚇了一跳,但是他想了想,既然這是一個像仙境的地方,那麼鹿會說話肯定也是很正常的。
他望了望四周,他沒有看過任何地方可以比這裡更寧靜與平和了。
他向鹿說:
「你已經在一個寧靜又平和的地方了,為什麼還要尋找它呢?」
鹿回答:
「但是我沒有看到它啊......」
那人回答:
「你知道嗎,當你在一個你已經到達的地方,去繼續尋找一個你以為你沒有的東西,你是不可能找的到的。
現在你不需要再尋找,因為你已經在寧靜的地方裡;你要停下來、去感知周圍寧靜的與平和的氛圍。
如果你感受不到,你就要試著成為一顆寧靜平和的心,來欣賞這個美麗的地方。」
那人看著鹿的雙眼,理解到這頭鹿並無法體會他所說的話。
他沉思了片刻,又立即指著地上的小草說:
「你看,地上的這株小草,在它出生的時候就已經知道,它生長的位置就是最令它感到滿意的——
就像當它思考寧靜在哪裡之前,它就已經知道它所生長的地方,已經遍地寧靜。
就像當你剛出生時,你就已經知道這個身體,可以滿足所有你的渴望。
所以剛出生的你,很容易感到寧靜又平和不是嗎?」
那頭鹿沉思後,回答:
「是的,小時候的我本來就擁有一顆寧靜、平和的心。」
那人問:
「那為什麼現在的你,還要去尋找它呢?
你要知道,你所尋找的東西,永遠都是一個『回想起自己本來就擁有的』路途,只是你在這個過程中忘記了而已。」
那頭鹿,瞪大眼睛看著人說:
「我忘記了......是啊,我忘記了寧靜、平和的感覺了.........原來是這樣!」
說完,那頭鹿變成一道光,逐漸消失在那個人的面前。
那人嚇了一跳,心想,怎麼一隻鹿就這樣不見了........
上師拍了拍他的肩膀說:
「你剛剛說的很好,完整的解決了他的疑惑,所以他離開了。」
「那牠離開去了哪裡呢?」
「這些都是人類的靈魂,他只是回到自己身上、在夢境中醒來了。」
原來如此,原來這些鹿都是人類啊......那人很快領悟上師的話語。
上師又說:
「如果你想要,這些鹿都可以給你教導,他們可以成為你的學生。」
那人原本正要回答,但是他的腦海裡立刻回想起,剛剛自己向那頭鹿所說的話:
尋找的東西,永遠都是一個『回想起自己本來就擁有的』路途,只是你在這個過程中忘記了而已.......
他確實渴望有學生可以教導.......
他回憶起他這一生的學習過程,縱然有上師所留下的經典,但他仍然要自己去驗證與思考......
很多不明白的過程,在他的實際體驗後,確實也就慢慢理解了。
那這難道不是自己在教導自己嗎?
他恍然大悟後,又詢問了上師:
「原來我就是自己的學生.........我同時扮演著老師的角色,也扮演學生的身份,是不是這樣呢?」
上師笑了笑說:
「是的,你在這個地方逗留很久了,現在可以回去了。」
說完,他成了一道光。
又僅僅過了一瞬間,那人的意識就已經回到自己的房間裡,他張開眼睛,滿心喜悅。
心裡暖暖的想著,原來他也是上師身邊的一頭鹿啊。
僅獻上最美好的祝福~Elena
若需要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光之水晶:【Elena talk】偉大的老師
巴夏:你無法真正交出力量
2020-05-15 翻譯:無限宇宙之愛
【傳訊時間:2020-04-25】
問:我在想你能不能解釋下“把力量交給別人”和“不把力量交給別人”之間的區別,
我們怎樣辨認區別?
看起來似乎每段關係都有某種能量交換,
能量不一樣嗎?然後你如何定義力量的?
謝謝。
巴夏:再說次,大多數人當他們誠實面對自己,他們會認出真正興奮和焦慮之間的區別,
他們只需對自己誠實,
順便說一下,“交出你的力量”這句話並不是準確地描述了發生的事情,
你永遠不可能真正交出你的力量,
然而,你可以用你的力量讓自己感到無力,
讓你自己覺得好像你已經交出了你的力量,
但你所做的只是匹配對方建議你應該做的事情的頻率,
所以如果你不匹配那個頻率,
你將不會經歷到用你的力量創造出交出你的力量的體驗或現象,
所以首先要明白的事情是力量是無法給出去的,
但你可以通過匹配你不喜歡的事情的頻率創造出好像是這樣發生的體驗,
它被建議或提供給你只是因為那個人自己可能在處理那個問題,
這一切都基於頻率,都基於意識的振動,
再說次,這裡沒有真正的交換,
有一種頻率的協調,一種頻率的匹配,一種頻率的鏡像,能夠在同一時間有相似的體驗,不管是負面還是正面的,
所以不要從真正給出力量的角度來思考,
不要從真正交換能量的角度來思考,
你是在你自己的現實裡用你自己的能量,改變了能量的頻率,
如此來匹配別人展現的頻率,要么更加地與別人的頻率相似,要么較少的,
這就是你們現實中這些經歷發生的方式,是因為你們把自己調諧到相同的頻率,
或者調諧到和別人足夠相似的頻率,在同一時間能夠有跟別人相同的體驗,正面的或負面的,
所以在這意義上,力量是能量,能量是力量,
這都是基於共振,
這都是基於頻率,
這都是基於振動。
2020-05-15 翻譯:無限宇宙之愛
【傳訊時間:2020-04-25】
問:我在想你能不能解釋下“把力量交給別人”和“不把力量交給別人”之間的區別,
我們怎樣辨認區別?
看起來似乎每段關係都有某種能量交換,
能量不一樣嗎?然後你如何定義力量的?
謝謝。
巴夏:再說次,大多數人當他們誠實面對自己,他們會認出真正興奮和焦慮之間的區別,
他們只需對自己誠實,
順便說一下,“交出你的力量”這句話並不是準確地描述了發生的事情,
你永遠不可能真正交出你的力量,
然而,你可以用你的力量讓自己感到無力,
讓你自己覺得好像你已經交出了你的力量,
但你所做的只是匹配對方建議你應該做的事情的頻率,
所以如果你不匹配那個頻率,
你將不會經歷到用你的力量創造出交出你的力量的體驗或現象,
所以首先要明白的事情是力量是無法給出去的,
但你可以通過匹配你不喜歡的事情的頻率創造出好像是這樣發生的體驗,
它被建議或提供給你只是因為那個人自己可能在處理那個問題,
這一切都基於頻率,都基於意識的振動,
再說次,這裡沒有真正的交換,
有一種頻率的協調,一種頻率的匹配,一種頻率的鏡像,能夠在同一時間有相似的體驗,不管是負面還是正面的,
所以不要從真正給出力量的角度來思考,
不要從真正交換能量的角度來思考,
你是在你自己的現實裡用你自己的能量,改變了能量的頻率,
如此來匹配別人展現的頻率,要么更加地與別人的頻率相似,要么較少的,
這就是你們現實中這些經歷發生的方式,是因為你們把自己調諧到相同的頻率,
或者調諧到和別人足夠相似的頻率,在同一時間能夠有跟別人相同的體驗,正面的或負面的,
所以在這意義上,力量是能量,能量是力量,
這都是基於共振,
這都是基於頻率,
這都是基於振動。
2020年5月16日
【巴夏談心想事成】
Any change in your thoughts, your beliefs, your emotions, changes not only you, but the entire Universe you occupy.
你對你的思想、信仰或情緒的所做的任何改變,你改變的不僅僅是你個人,你還改變了你所在的整個宇宙
你對你的思想、信仰或情緒的所做的任何改變,你改變的不僅僅是你個人,你還改變了你所在的整個宇宙
The slightest change represents a completely different Universe.
一絲一毫的改變,表明這已經是個完全不同的宇宙
一絲一毫的改變,表明這已經是個完全不同的宇宙
Create the changes you prefer; you create the Universe you desire to live in.
所以,創造你所喜好的改變,你就創造了你所渴望生活於其中的宇宙
所以,創造你所喜好的改變,你就創造了你所渴望生活於其中的宇宙
And conversely, if you wish to see anything in your reality change, change yourself.
反過來說,如果你想看到你的世界(實相)有所改變,那請改變你自己
反過來說,如果你想看到你的世界(實相)有所改變,那請改變你自己
Define yourself in the way you choose to, and then act like that is truly you;
你選擇了什麼,就怎麼定義你自己,並且在行動上,“假裝”你已經是這樣
你選擇了什麼,就怎麼定義你自己,並且在行動上,“假裝”你已經是這樣
you'll get the reality that is representative of the "you" you have chosen to be.
然後你就會看見(得到)那個代表你所選擇的“你”的實相(心想事成)
然後你就會看見(得到)那個代表你所選擇的“你”的實相(心想事成)
文字來源:【巴夏:你是神的共同創造者】
訂閱:
文章 (Atom)
畫作商品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在文章最末按5下Like!
我將得到LikeCoin的回饋:)
回饋由LikeCoin基金會出資,您只要註冊/登入帳號(FB、Google帳號都可以註冊,流程超快),按L五次左鍵,可以贊助我的文章且完全不會花到錢!
支持創作,正向交流:)
我將得到LikeCoin的回饋:)
回饋由LikeCoin基金會出資,您只要註冊/登入帳號(FB、Google帳號都可以註冊,流程超快),按L五次左鍵,可以贊助我的文章且完全不會花到錢!
支持創作,正向交流:)
可能喜歡
-
材料: 粉紅玉線 (玉線,寬度1mm、長度不要少於150cm比較保險)、 白6mm水晶車輪珠/圓扁珠/運轉珠 、 打火機 細的玉線有兩種:一種是比較扁,一種比較圓(較常見),我用的是比較圓的玉線 把玉線成反 Z 字型,測量長度,...
-
步驟: 1. 大聲說4遍下面的話: 我渴望定義我對脫離的投入。 (I desire to define my dedication to detachment.) 我渴望定義我對脫離的投入。 (I desire to define my dedication 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