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夏:習慣?
提問者:是的,習慣。
巴夏:好的。嗯,當你明白「那是一種習慣」時,它就不再是一個習慣了。這時候,「習慣」變成一種「選擇」。(巴夏常說:真正的明白會展現在行為反應上,當一個人尚未在行動上展現時,他還沒有搞懂。)
提問者:是的,嗯…所以說,當我了解到自己有些習慣上的行為,不論它們是否是我想要的…
巴夏:嗯。
提問者:亦或是我想放大那樣的行為,或是我不想放大的行為。嗯… 假如它是一個習慣,而且它對我沒有幫助。
有時當我持續做我的事,我會忘記注意那習慣,而我又會掉回那舊習慣的模式裡。是否有任何的工具或技巧能幫助我們…
巴夏:當然有。
提問者:好的。
你必須了解:理解人類「做事情的動機如何產生」的運作原理,非常重要。因為這是(人類做任何事的)動機「如何產生、如何運作」的原理。
這運作原理沒有任何例外,沒有任何人是例外。這動機運作機制是你們與生俱來的內建功能,它是人類物質心智的一部分。
你們永遠是立即地、即刻地、毫無例外地、沒有任何例外地往「你們相信有益於自己」的方向在選擇。永遠是這樣!這一點不會有例外。
你們永遠會選擇「你相信什麼是對你有益」的,也會避開「你相信對你是無益」的。注意這關鍵在於:什麼是「你所相信」的。
因為你有可能做出無益於你的選擇,但你會了解你那樣做的唯一原因是:因為你有個「使你認為你所做的選擇優於其他的選擇」的信念。
一旦你了解這個道理,你就能明白:任何所謂的「習慣」、任何所謂的「(思言行)模式」,只不過是:認出你有一個「依附在產生你做事情的動機」之定義上的特定信念而已。
那些信念以某種方式在消減你對於「真實的你究竟是誰」的覺察感知能力,並且讓「朝向你內心的真相邁進」會看似一件對你實際上幫助最小的事。
因此,當你弄清楚「你一定是有一個定義」在讓你的熱忱興奮感覺好像較低,在讓原本不是你有熱忱的事看似你對它更感熱忱興奮。當你弄清楚該定義後,你就掌握「產生自己做該事情的動機」的開關。
因為一旦你領悟、一旦你辨識出「削弱你熱忱興奮的負面信念」是什麼,
你會打破你與「你相信那是你的真理、你的興奮、你的熱忱的信念」之間的連結,因為「將那些信念和你的熱忱連結在一起」已經不再有意義了。
你會了解發現:它可能只是一個以恐懼為基礎的信念,讓你心想:「嗯,要是我真的以我的熱忱盡最大努力向前邁進,恐怕會有不好的事情要發生」。
因此,我要保持原狀。因為,即使我渴望朝著我的熱忱興奮行事,那「產生我做事情的動機運作機制」會告訴我說,假如我真的去做,不好的事會發生。
所以,儘管我不一定覺得興奮或有熱忱,我會待在原來的處境,因為我的定義是:我所處的現況比「去改變它」更安全。
聽懂我在說什麼嗎?
所以,一旦你找出這訣竅,理解你所要做的就是找出「讓你覺得跟隨你的熱忱興奮會比你待在原處更不安全」的定義。並能有意識地看出認同那信念並沒有意義,它就會翻轉過來。
你「做事情的動機運作機制」就會把它翻轉過來。
因為,當信念不再有道理支撐時,那一信念就會消逝。
那是「放掉信念」的最後一步,而非放掉信念的第一步,因為,你們不會緊抓住沒有道理的東西。
如果你一直在做同樣的事情,如果你一直擁有同樣的行為,如果你了解「做事情的動機運作機制」如何運作,但你仍持續做一樣的事情,那代表你口中的習慣模式意指:你還沒有找到自己最根源的信念(即產生某信念的背後的信念,的背後的信念)。
繼續往內探索吧!因為一旦你找出最根源的信念並放掉那信念,所有因它而衍生的信念都會一起瓦解。
然而有時候因為負面信念的本質,因為負面信念需要延續自己被你相信,因為這正是它們設計來發揮的功能。
負面信念可能會用一些伎倆來自我延續,也就是將它自己藏在各種其他次要的、衍生而出的負面信念的背後。
所以,當你遇到這樣的情況並放掉這些負面信念後,你可能心裡想:「噢,我已經放掉一個根源性的負面信念了,現在一切都沒問題了。」
但事實上,它還躲在裡面,暗自竊喜道:「她被我耍了!」
你必須繼續發掘。
線索永遠都顯示在你的行為、你的想法和你的情緒上,讓你可覺察你是否真的脫離了最根源的負面信念。
因此,那些(你經常出現的)習慣或模式,只不過是在告訴你:繼續挖掘以找出那「讓你不斷選擇做同樣的事」的最根源信念。
因為你相信那樣做對你是最好的。而當你向自己揭露那信念的荒謬本質,並切斷和它的連結後,你內在做事的動機運作機制就會隨之翻轉。然後你就會往對你真正有幫助的方向做選擇,而非其他方向的選擇。
就是它「如何運作」的方式,聽起來有道理嗎?
提問者:是的,那我想問一個有趣、有點笨的例子:當你坐下來欣賞一部好電影,打開你最喜歡的那包餅乾時,突然間,你發現你把整袋餅乾都被吃完了。
所以我該自問「我在做什麼呀?」然後阻止自己,這情況你會怎麼…
巴夏:反問自己,沒錯,「我在做什麼呀?」
如果你認為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並不一定對自己有益,並發現自己在那樣做,那就是你要停下來並且反問自己的時刻。
「為什麼我要做這件事?」
提問者:我會選擇「做這我明知對我沒幫助的事情」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巴夏:再次重申,你必須要能夠辨別「你所創造的不同的理由」之間的差異是什麼,因為有時候能夠辨別可能對你有益。
因為如果你能誠實面對自己的「熱忱興奮」與「焦慮」,你就能夠辨別其中的差異。所以當你能在發生的當下誠實面對,並覺察到自己在做的行為,那才是整件事情發生的目的(目的是讓你在當下辨識和覺察,而將「習慣」變成「選擇」),
也就是:捉住那個瞬間、留在那個當下、檢視那一片刻、探索那一片刻,然後找出其中原因是什麼,找出「為什麼你會選擇做你正在做的事」的原因。
如此一來通常就會顯露出「你正抱持的信念」是什麼。
然後在那當下,你可以決定「這樣的信念是否與你內心的真理相吻合?」或,與你內心的真理背道而馳?
而如果你選擇放掉那負面信念,從那個時間點起,你的行為將會改變。
那些(來自習慣的)催促會停止。
因為如果你善用那當下的片刻去探索、檢視,而發現「為什麼你會做你正在做的事」的原因,你將不再生活在那(習慣的)振頻狀態中。